一、固定电话
民国18年(1929年)10月14日,七区(严墓区)代表要求坛丘、南塘、南麻安装电话获准。民国21年2月3日,坛丘、南塘两乡首次安装电话。民国26年至37年8月,坛丘地区电话中断。民国37年,吴江县电话交换所恢复。是年,吴江县专用电讯所开始架设乡镇电话线,其中严墓(铜罗)至南麻、坛丘首次架设电话线,坛丘恢复通电话。
1957年,坛丘撤区并乡,坛丘乡政府机关有1部电话。1958年下半年,坛丘人民公社邮电所成立,设总机1台、交换机20门、电话机2部。是年,公社机关办公室电话机增至3部,坛丘集镇各单位各安装1部电话机。1959年,实现农村各大队通电话,电话线与广播线合用,电线杆用毛竹,广播播音时,电话暂停。1960年,吴江县至各公社会议电话双向化。1962年,电话线改单线为双线制线路,从此,电话线与广播线分开,通电话不再受广播播音的干扰。是年,坛丘共有电话50门。1965年起,电线杆由毛竹杆换成什木杆或石柱杆,后又换成水泥杆。1969年,开通直通吴江的专线电话。
1976年1月,公社社营电讯统一由吴江县邮电局代管。1982年8月,正式归吴江县邮电局统一管理。
80年代起,电话主线逐步由明线改为电缆线。1985年1月10日,开通盛泽至坛丘半自动拨号电话线。年底有200门磁石交换机,农话席座2台,县内中继线9条。1987年12月26日,开通国内长途直拨,是年,设500门准电子交换机。1989年,坛丘邮电支局安装传真电话。1990年1月3日,开通自动国际直拨电话,4月5日,坛丘集镇电话并入盛泽电话自动网。
1992年,坛丘开通程控电话,坛丘镇区电话线全部实现电缆化。1993年,开通国内国际长途直拨电话。1994年底,全镇安装电话机1382部,其中新装693部。1995年,12月7日零时,电话号码由6位升至7位,启用苏州市长度区号“0512”,全镇电话机增至3000部。是年小熟、西白漾两个村首先成为电话村。1997年,坛丘有7个村(小熟、西白漾、郎中、坛丘、大熟、龙桥、南心)成为电话村。全镇开通110、119报警电话。1998年,程控自动交换机容量8000门,电话线路市至镇更新为光缆,镇至用户为电缆,全镇23个村全部成为电话村,电话机总数4738部,电话普及率16.7部每百人。2000年7月,全镇设公用电话23处,26部。
二、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
1992年4月,吴江无线寻呼台安装调试结束,开通寻呼业务。寻呼机俗称BP机。寻呼机开头呼号为“127”“128”,运行初期,通过无线寻呼服务台,仅能显示对方电话号码,持者就近用固定电话与对方通话。
1993年8月,坛丘开通移动通信业务,模拟蜂窝式移动通信A网(开头号码903)开始启动。1994年,2频点“127”自动寻呼系统开通。寻呼机可显示短信留言。1995年,坛丘模拟B网(开头号码909)开通运行。是年,坛丘邮电支局院内铁塔启用。1996年,无线寻呼业务由吴江电信无线寻呼公司管理。坛丘数字移动通信C网(135~139开头号码)开通运行,开放移动电话无应答转移寻呼服务,模拟机逐渐淘汰。1998年,联通公司移动电话开通。
1998年,移动通信业务日益发展,寻呼业务日趋萎缩。2000年上半年,数字移动D网开通运行;寻呼机退出历史舞台。
三、互联网
1996年10月,电信部门开办互联网(又名因特网)的“163”“169”业务。用户可向电信局申请一个因特网账号,另有现有电话线,使电脑通过调制解调器进入互联网,使网速率在14.4Kb/s~56Kb/s(Kb/s即千字节每秒)之间。电话与上网不能同时使用。1997年4月,医疗保险基金、用药管理进入数字数据网。是年,坛丘开通“110”“119”报警系统。接着,公安、工商、税务等系统的内部信息交流都进入数字数据网。
1999年起,电信部门使用窄带综合数字网业务(ISDN,俗称一线通),用户通过拨“463”“469”上网,电话、电脑可以同时使用。也有用户购买中国电信“2901”卡拨号上网。1999年,吴江信息港建成政府网站开通。单位、学校、企业建局域网。